太陽能熱利用從生產使用大國邁向創新強國
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持續發展,不僅在產量、產值和保有量上有了大幅度提升,產品和技術不斷成熟,應用范圍也由家庭熱水向工農業生產和房地產工程等領域延伸,成為太陽能熱利用產品的生產和應用大國,并正在邁向創新強國。
羅振濤表示:“今年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總產量大約為6390萬平方米,比去年增長11%;太陽能集熱器保有量增加2577萬平方米,增長11.9%?傮w來看,增速略有放緩,但行業依然呈現發展態勢。主要表現在:骨干企業銷售額全部保持增長,零售市場依然保持了以往的銷量,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代表產業成熟重要標志的工程市場銷量大幅增長,增幅達52%,市場占有率達40%以上;技術進步加快,低溫技術、中高溫技術的安全問題,智能系統、集成系統太陽能熱水器的產品品質進一步加強;企業管理水平正在升級,不少太陽能熱利用企業正由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
對于今后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的發展,羅振濤展望說,未來十年,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總的任務和目標可概括為“科技進步、擴大應用、產業升級、太陽能熱水器的生產大國和強國!彼硎,《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多次提到重點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明確提出太陽能集熱器面積保有量到2015年達4億平方米、2020年達8億平方米的目標。此外,家電下鄉政策、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和一些省市明確要求12層以下建筑要全面推廣和配置太陽能熱水系統,為太陽能應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太陽能產業發展也將迎來新的契機。
霍志臣也表示:隨著建設100個太陽能示范區的“百城太陽能規劃”、保障房強制安裝太陽能熱水器等140多項政策的出臺,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將更加普及,農村市場、城市市場和國際市場發展速度不斷加快。而標志著太陽能熱利用技術成熟的工程市場的崛起,將推動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技術的進步。因此,“十二五”期間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技術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在八大領域向縱深發展,包括:太陽能低溫熱水集成技術,高效平板太陽能集熱器技術,分體式新型承壓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采暖及輔助能源匹配技術,太陽能中高溫集熱技術,太陽房、太陽灶技術和產品,太陽能熱利用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技術,太陽能空調及熱發電技術。目前,熱發電的關鍵技術――集熱管和集熱器已取得較大進展。此外,要以市場為導向,推動產業升級,從產業大國真正邁向產業強國。
浴普索蘭認為:在化石能源日益緊張的今天,大力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不僅可以為人類帶來健康的生活,推動時代文明的進步,更可以促進建材等眾多產業升級,推進國家節能減排,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需要利用好國家政策,需要太陽能熱利用行業同仁與企業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