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太陽能光熱產業將在減排中擔當決定性角色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到你!”1月的最后一天,霧、霾、雪、雨、雨夾雪、凍雨和冰粒七種天氣現象齊至北京,一月內連續四次被籠罩在霧霾之下的網友借助網絡瘋狂吐槽。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的“全國城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頁面顯示,代表嚴重污染的“棕色小點”密密麻麻,深褐色的污染帶幾乎覆蓋整個中國中東部。據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這場灰霾影響面積達140萬平方公里,即超過七分之一的土地都籠罩在灰霾之下。
不少人在霧霾一次次卷土重來之后產生焦慮:未來,這會不會成為一種常態?中國,將何去何從?
答案有跡可循。全球工業化進程中,共出現過三次重大能源轉型:由薪柴向煤炭轉型;由煤炭向石油轉型;由石油向多元化能源轉型。而歷次大面積重度空氣污染事件,均發生在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時代。
A股市場首個太陽能(www.poseidon-qt.com)光熱企業日出東方的董事長徐新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正是進行能源轉型的最佳時期,新型能源的應用與發展面臨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從十二五規劃到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美麗中國’的建設更是將民族產業發展的視角聚焦到新能源的發展上來。”
這一次,中國的舉手投足皆引全世界側目。作為世界第一能源消費大國、第一排放國,仍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中國站在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中國能否變“危”為“機”,倒逼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經濟與環境和諧發展,這將成為考驗決策者決心和智慧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