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混戰或批量死亡
普樂太陽能按:“飛陽”牌的太陽能熱水器退出市場可以這樣講,600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企業,想要創出6000多個品牌那肯定是天方夜談?留給他們的時間并不多,眼下看來整個太陽能產業依然逃脫不掉這樣的宿命:在熱水器這一“死胡同”里繼續混戰,然后等候企業批量死亡。
6月5日,湖北老河口市漢口路,一個標識為“飛陽”牌的太陽能熱水器矗立在路邊一幢二層小樓上,正午的陽光直射其上,閃出點點金光,引人矚目。
但是,這一切只能證明“飛陽”曾經存在過。
“我們曾經沒有做熱水器了,退出行業了。”原湖北飛陽太陽能科技公司銷售經理陳陽通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由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競爭太過劇烈,該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就被迫宣布退出市場。
老河口是湖北西北部一個相對偏僻的縣級市,人口僅有50多萬。“但是就這么個小中央,就有至少七八家廠在搞太陽能。”陳陽說,由于涌入的企業太多,大家都無利可圖。
而這只是太陽能行業狂熱的一個縮影。有材料顯現,目前全國共有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多達6000余家,其中近80%都是中小企業,以至很大一局部是家庭作坊式企業。
像“訂做皮鞋”一樣做熱水器
兩年前,當陳陽下決計進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時,他似乎看到了繁花似錦的將來。隨著全球傳統能源供給的日趨慌張,新能源不只遭到眾多企業的追捧,也遭到國度和各級政府的高度注重,其中太陽能產業特別備受喜愛。
2009年,國度將太陽能熱水器列入家電下鄉目錄,極大促進了這一行業的開展。今年,國度在原有的92家中標企業中新增79家,總數到達171家。而局部省市也積極行動,力推太陽能產業開展。http://www.poseidon-qt.com/
正由于此,太陽能熱水器在鄉村市場取得了井噴式增長,行業一片繁榮。同時,鄉村沒有市容等方面的限制,裝置較為隨意,也不存在樓層過高水壓不夠等技術方面的問題??僧旉愱柨吹竭@些優勢的時分,更多的業內人士也看到了。行業規范不完善、入行門檻低等要素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潮水般涌入,拼搶有限的市場份額。
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應用集熱管停止光熱轉化,再經過保溫層對水停止保溫即可。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引見,一套幾萬塊錢的設備外加三五個人,就可以消費出太陽能熱水器,但質量終究如何就不好講了。行業的低門檻也讓眾多企業沒有障礙地踏進這一范疇,局部作坊式企業更是能像“訂做皮鞋”一樣訂做太陽能熱水器。
湖北歡祥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經理汪歡通知記者,公司2009年10月才成立,但在市場殘酷競爭中窘境重重,產品沒有知名度,也沒有價錢優勢,難以取得消費者認可。
記者在湖北老河口市一家“太陽能訂做消費基地”看到,缺乏40平方米的車間里擺滿了各種太陽能熱水器半廢品,兩套簡單的消費設備橫架在屋子中間。外面,貼上牌子的幾臺廢品準備賣出。該企業主向記者表示,他們能依據客戶的不同需求訂做太陽能熱水器。
記者留意到,這種太陽能熱水器既沒有消費日期,也沒有消費廠家稱號,更無質量合格證,僅僅只要一個稱號來區別于其他品牌。而據理解,這種滿足顧客需求的方式僅僅是依據太陽能熱水器集熱管的數量肯定售價。一根集熱管180元,多買售價就高,少買售價就低。
當記者問到質量有沒有保證時,店主自信心十足地表示,質量絕對沒問題,“搞不贏皇明不要錢”。
行業規范太低乃使得這一行業魚龍混雜,企業質量良莠不齊。我國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并沒有施行消費答應制度,也無需經過3C強迫認證。在規范不完善的狀況下,眾多沒有消費資質的企業混跡其中。http://www.poseidon-qt.com/
2007年由局部行業專家起草的《中國太陽能熱應用產業規范德州倡議書》得到簽署;2010年4月由海爾等國內外供給商,結合中國度電協會、中國質量協會、中消協等共同組建了國內首個\"太陽能質量聯盟\"。這些對維護太陽能行業的正常次序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業內人士普遍以為,在沒有新的國度規范出臺前,行業現狀難以改動。
目前太陽能熱水器行業規范主要有GB/T19141-2003《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技術條件》、GB/T18708-2002《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熱性能實驗辦法》等,一方面國度規范太低,比方國標只規則了熱水器內膽的承壓才能,沒有對耐腐蝕性做出規則,而焊縫處特別容易腐蝕漏水;另一方面行業規范缺失,比方國標對室外管路沒有做出相關規則,而冬天管路被凍壞的狀況時有發作。
低門檻和行業規范的缺失致使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墮入無序競爭狀態,一些企業常常采用售價低廉的原資料停止消費,再以低價出賣。
在多重要素疊加的作用下,太陽能企業數量增長態勢驚人,以浙江嘉興為例,該地域僅在2009年第一季度就新增光熱企業300多家,集熱管消費線在原來325條的根底上擴產近100條。而全國太陽能熱水器的產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僅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業的年推行集熱器面積就相當于整個歐盟裝置面積的總和、北美的兩倍。
價錢戰加劇生存危機
170多家下鄉中標企業和幾千家非中標企業,再加上眾多沒有經過工商局注冊的小作坊企業,正使出渾身解數拼搶有限的太陽能熱水器市場,行業整體業績下滑勢頭已現端倪。
價錢高了賣不掉,價錢低了無利潤——這是眾多中小型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很大一局部企業的運營形式還停留在叫賣采購型上,沒有品牌,沒有渠道,缺乏人才和財力。而為了取得喘息的時機,企業間不得不繼續拼價錢、減產量以求自存。
“低端產品沒有過去賣得好。”浙江省嘉興市太陽能行業協會一位范姓工作人員通知記者,由于過多企業涌入以及行業無序競爭等多方面緣由,嘉興市太陽能企業普遍以減少產量、緊縮消費才能等方式應對越來越劇烈的市場競爭。他也向記者證明了企業大打價錢戰的說法,稱大量的中小企業或作坊式企業只能依托價錢戰來取得生存的時機。
據業內人士剖析,由于近年來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的快速增加,產能大幅度增長,但相應的市場并沒有擴展。同時,遭到西北干旱以及南方多雨等天氣方面的影響,太陽能熱水器的消費需求遭到一定水平上的抑止。眾多企業爭一碗粥,必定搶得頭破血流。
“市場太小,競爭又太大。”陳陽通知記者,在來勢洶洶的競爭潮面前,除了停產之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汪歡還在做出努力,為此他不得不應用周末的時間不停聯絡代理商,以求能取得一些轉機。
據相關數據顯現,目前近8成的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均呈現不同水平的銷售下滑、庫存增加等問題,其中不乏像湖北飛陽太陽能科技公司這樣被逼停產的企業。
在高同質化的太陽能熱水器范疇,沒有突出優勢、沒有中心技術的企業只要選擇一再降低消費本錢來應對價錢戰。這種做法不但進一步加劇了競爭的嚴酷水平,還使局部太陽能熱水器存在漏水、不上水、耐壓性差等諸多質量問題。據記者理解,目前關于太陽能熱水器的投訴率居高不下,以至有消費者反映,熱水器剛買僅一天,里面的水就漏光了。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討所研討員徐剛博士對記者表示:“停產是由于企業的技術含量太低了,他們能做的一切人都能夠做,整個市場也比擬紊亂。產質量量不行,各方面都不行,漸漸就失去了市場,失去了客戶。”
太陽能應用 熱水器一家獨大
我國的太陽能熱技術研討始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研發的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等相關產品開端在鄉村市場呈現。上世紀80年代,太陽能熱水器被列入國度“六五”和“七五”科技攻關項目。到了90年代,我國自行設計和配套的集熱管消費線投產,標志著我國太陽能熱水器技術走向成熟。但是直到今天,我國的太陽能產業依然主要盤繞熱水器這個范疇在開展。
事實上,太陽能的應用遠遠不止熱水器一個范疇。目前我國在太陽能路燈、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灶乃至太陽能建筑等應用上均有一定開展。但令人為難的理想是,在很多人眼中,太陽能就等于太陽能熱水器。
我國在太陽能的應用上不斷是熱水器一家獨大。據太陽能產業協會的統計,早在2007年,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的產量就占到世界產量的7成多,成為太陽能熱水器消費和運用第一大國。但在太陽能整體應用上,我國的表現并不理想。固然我國已是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光伏產品制造基地,但是我國光伏發電系統裝置容量不到消費容量的2%。太陽能發電方面較興旺國度還有較大差距。發電本錢高、中心技術缺乏都影響到了行業開展。而太陽能建筑、太陽能路燈等其他范疇,也不斷由于技術和本錢等緣由,沒有可以完成產業化。
于是,眾多企業只能把眼光投在了門檻低、技術簡單的熱水器上,在這個“看上去很美”的行業里進一步擴大產能、跑馬圈地,最終幾千家企業被困在這個狹小空間里難以突圍。
“其實小型企業停產對整個太陽能行業是一件好事。”徐剛博士以為,這些技術含量低、產質量量欠佳的太陽能產品被淘汰對整個行業的良性開展是有積極意義的。關于今后太陽能企業的開展方向,業內專家普遍以為在拓展產品范疇的同時,塑造品牌是燃眉之急。“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要想在劇烈的競爭中獲勝,唯有從品牌創立動手。”經過大浪淘沙似的洗牌之后,沒有中心競爭力的企業必定出局,留下來的則是在品牌、技術、渠道等方面都有特定優勢的企業。
老河口市澳賽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巴金柱也以為,只要具有本人的品牌,才干使企業在市場上占領有利位置。
但是,6000多家企業,要創出6000多個品牌談何容易?留給他們的時間并不多,眼下看來整個太陽能產業依然逃脫不掉這樣的宿命:在熱水器這一“死胡同”里繼續混戰,然后等候企業批量死亡。